工业纯铝板的特性及表面质量标准
简述:工业纯铝板是以高纯度电解铝(铝含量≥99.00%)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板材产品,主要被加工为薄板、中厚板及带材。
纯铝通过冷加工变形(如轧制、挤压等)可使强度提升,其抗拉强度通常可实现一倍以上的增幅。更进一步地,通过多元合金化(典型添加元素包括镁Mg、锌Zn、铜Cu、锰Mn、硅Si、锂Li、钪Sc等)形成铝合金体系后,配合时效热处理或固溶强化工艺,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可得到突破性改善——其比强度(强度与密度比值)甚至能够媲美优质合金钢,同时保持铝基材料固有的轻量化优势。
工业纯铝板是以高纯度电解铝(铝含量≥99.00%)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板材产品,主要被加工为薄板、中厚板及带材。纯铝板广泛应用于对强度要求不高但需兼顾轻量化、导电性或耐腐蚀性的场景(如电子设备外壳、化工容器衬里、建筑装饰幕墙等)。

工业纯铝板的特性
- 物理特性:密度低(约2.7g/cm³)、导热系数高(~237W/(m·K))、电导率优异(接近纯铜的60%);
- 机械特性:室温下塑性极佳(延伸率通常>30%),但先天强度较低(退火态抗拉强度一般<100MPa),且无法通过常规热处理强化;
- 工艺特性:耐腐蚀性突出(自然形成致密Al₂O₃保护膜)、可加工性强(易轧制/冲压成型)、焊接适应性良好(适合接触焊、气焊等工艺),但切削加工性较差(需专用刀具及工艺参数优化)。
工业纯铝板的表面质量技术要求
- 板材表面必须保持高度洁净,严禁出现可见裂纹、氧化皮残留、油污或其他冶金缺陷(如夹渣、气孔穿透层)。
允许缺陷的限定条件
对于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轻微缺陷(如压陷、划伤、轧辊压痕等),需同时满足:- 缺陷深度≤板材允许负偏差值(通常为标称厚度的-0.1~ -0.3mm);
- 缺陷区域经修正后仍能保证最小设计厚度要求(避免影响结构承载能力)。
针对采用包铝工艺的厚板(如防锈铝包覆层),允许存在:
- 局部包覆层脱落(单块面积<50mm²且总占比<板材总面积的1%);
- 包覆层内部气泡(直径<2mm且间距>10倍直径)。
- 若表面缺陷深度未超出板材厚度公差范围(如±0.2mm),可通过机械打磨或抛光修整消除,但修整后部位需保持与周边基体平滑过渡(粗糙度Ra≤3.2μm),且不得导致有效截面削弱。
总之,为确保后续加工性能与使用可靠性,工业纯铝板的表面质量较为严格,需要满足生产纯铝板的通用标准。














